吉妥珠单抗奥唑米星 MYLOTARG gemtuzumab作用机制是什么?
4 2025-09-11
乐伐替尼在妇科肿瘤领域的获批情况存在差异,目前仅特定类型子宫内膜癌获批准,卵巢癌等其他妇科肿瘤应用尚未通过主流监管机构审批,仍处临床试验阶段。
乐伐替尼在妇科肿瘤中唯一获批的是晚期子宫内膜癌。2019 年美国 FDA 基于 II 期 KEYNOTE-146 研究,加速批准其与派姆单抗联合用于不适合根治性手术 / 放疗、且无 MSI-H/dMMR 特征的晚期患者。数据显示联合治疗客观缓解率 38.3%,中位缓解持续时间 12.9 个月,既往治疗患者仍达 24.7% 缓解率。该方案已纳入国际指南,成为晚期子宫内膜癌标准治疗之一,但仅限联合用药且有分子特征限制。
乐伐替尼在卵巢癌治疗中未获任何国家批准。卵巢癌现有标准治疗为手术、铂类化疗及 PARP 抑制剂,贝伐珠单抗是唯一获批靶向药。乐伐替尼虽理论可抑制卵巢癌血管生成,但缺乏 III 期试验验证。
II 期研究显示一定潜力:铂耐药复发患者单药客观缓解率 14.3%,疾病控制率 64.3%;联合 PD-1 抑制剂后缓解率提升至 21.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5.5 个月。但研究样本量均不足 100 例,未与标准治疗对比,III 期试验结果未公布,暂不能作为常规治疗。
乐伐替尼在宫颈癌、输卵管癌等研究中显示一定效果,如晚期宫颈癌联合派姆单抗客观缓解率 36.7%,但均缺乏 III 期验证。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研究数据有限,未进入关键试验阶段,无法支持监管机构批准。
关键原因包括:III 期随机对照研究缺乏,现有多为小样本 II 期试验;疗效未超越贝伐珠单抗、PARP 抑制剂等现有标准治疗;高血压、蛋白尿等不良反应对合并症多的晚期患者耐受性挑战大;卵巢癌分子亚型复杂,缺乏精准获益人群的生物标志物筛选。
卵巢癌等未获批适应症不推荐常规使用乐伐替尼。患者对标准治疗无效时,可在知情同意后参加相关临床试验。医生需密切监测血压、肾功能和蛋白尿变化。
未来随着 III 期试验推进,联合免疫治疗及筛选疗效标志物可能提高响应率,但获批前需严格规范用药,避免盲目使用未验证方案。
综上,乐伐替尼仅获批特定晚期子宫内膜癌联合用药,卵巢癌等其他妇科肿瘤应用尚未获批,需依赖临床试验积累证据,临床应用需限定在获批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