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普纳替尼能否用于儿童白血病治疗?
0 2025-08-22
派姆单抗可以用于晚期胃癌的治疗,尤其在特定生物标志物阳性的患者中展现出明确疗效,已被多项国际指南推荐作为晚期胃癌的二线或三线治疗选择。其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基于对肿瘤微环境的精准调控,为传统治疗失败的患者提供了新的生存希望。
在适应症获批依据方面,派姆单抗用于晚期胃癌的治疗已获得多项权威机构批准。美国 FDA 于 2017 年首次批准派姆单抗用于治疗 PD-L1 阳性(CPS≥1)的复发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这些患者需经过至少两种先前的治疗(包括氟嘧啶类和铂类化疗,以及 HER2 靶向治疗(如适用))后进展。这一批准基于 KEYNOTE-059 试验的结果,该试验证实了派姆单抗在这类患者中的临床获益。
在三线治疗场景中,派姆单抗对 PD-L1 阳性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显著。KEYNOTE-059 试验显示,在 PD-L1 阳性(CPS≥1)的晚期胃癌患者中,派姆单抗单药三线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为 15.5%,其中完全缓解率为 2.3%,部分缓解率为 13.2%。获得缓解的患者中位缓解持续时间长达 16.3 个月,展现出免疫治疗 “长拖尾效应” 的特点。更重要的是,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达 5.6 个月,而历史数据中三线化疗的中位 OS 通常不足 4 个月,且 12 个月生存率达 24.3%,显著高于传统治疗的 10%-15%。对于 PD-L1 高表达(CPS≥10)的患者,疗效更为突出,客观缓解率提升至 25.4%,中位 OS 延长至 9.1 个月,为这部分患者带来了更显著的生存获益。
在二线治疗探索中,派姆单抗联合方案展现出一定潜力。虽然目前派姆单抗在晚期胃癌二线治疗中的适应症尚未完全确立,但多项临床试验显示,对于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派姆单抗单药或联合化疗的疗效优于传统二线化疗。例如,KEYNOTE-061 试验对比了派姆单抗与紫杉醇在二线治疗中的疗效,结果显示在 PD-L1 阳性(CPS≥1)患者中,派姆单抗组的中位 OS 为 9.1 个月,与紫杉醇组的 8.3 个月相当,但派姆单抗的安全性更优,3 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14% vs 35%)。对于 PD-L1 高表达(CPS≥10)的患者,派姆单抗组的中位 OS 达 10.4 个月,优于紫杉醇组的 8.0 个月,提示在特定人群中二线使用派姆单抗可能获益更多。
在生物标志物指导治疗方面,PD-L1 表达水平是预测派姆单抗疗效的重要指标。临床数据显示,PD-L1 CPS 评分越高,患者从派姆单抗治疗中获益的可能性越大。除 PD-L1 外,微卫星不稳定型(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型(dMMR)的晚期胃癌患者也能从派姆单抗治疗中显著获益。这类患者约占晚期胃癌患者的 5%-10%,在 KEYNOTE-158 试验中,MSI-H/dMMR 晚期胃癌患者接受派姆单抗治疗的客观缓解率达 46%,中位缓解持续时间未达到,中位 OS 达 22.1 个月,远高于普通人群,成为派姆单抗治疗的优势人群。
在安全性方面,派姆单抗用于晚期胃癌治疗的不良反应可控。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疲劳、食欲下降、皮疹等,多数为轻中度。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肺炎、结肠炎等发生率较低,约为 5%-10%,且通过及时停药和激素治疗可有效控制。与传统化疗相比,派姆单抗治疗相关的 3 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更低(14%-17% vs 30%-40%),患者耐受性更好,生活质量更高。
总之,派姆单抗已被批准用于 PD-L1 阳性晚期胃癌的三线治疗,在特定生物标志物阳性的患者中能显著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且安全性良好。对于 PD-L1 高表达或 MSI-H/dMMR 的晚期胃癌患者,派姆单抗更是成为重要的治疗选择,为传统治疗失败的患者带来了新的生存希望,推动晚期胃癌治疗进入精准免疫治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