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法木单抗与利妥昔单抗均为抗 CD20 单克隆抗体,用于 B 细胞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但二者在药物类型、作用机制、疗效特点、安全性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如下:
利妥昔单抗:属于第一代鼠源化嵌合单克隆抗体(含约 30% 鼠源蛋白),通过与 B 细胞表面 CD20 抗原特异性结合,诱导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CDC),并直接触发 B 细胞凋亡。其与 CD20 的结合亲和力中等,且可能因鼠源成分引发免疫原性反应。
奥法木单抗:属于第二代全人源单克隆抗体(鼠源成分<1%),对 CD20 抗原的亲和力更高,且结合位点与利妥昔单抗不同。其通过更强的 ADCC 和 CDC 效应清除 B 细胞,同时因全人源结构,免疫原性显著降低,不易引发抗抗体反应。
两者均针对 CD20 阳性疾病,但适用场景不同:
利妥昔单抗:最常见副作用为输注反应(首次给药发生率约 40%),表现为发热、寒战、皮疹;因鼠源成分,约 10%-15% 患者可能产生人抗鼠抗体(HAMA),增加过敏风险;长期使用可能增加感染(如乙肝再激活)风险。
奥法木单抗:输注反应发生率较低(约 10%-20%),且程度更轻;因全人源结构,抗抗体发生率<1%,过敏风险显著降低;但需注意血液学毒性,如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约 30%),感染风险与利妥昔单抗相当。
综上,利妥昔单抗是初治 B 细胞疾病的基础用药,性价比高但免疫原性较强;奥法木单抗作为第二代药物,在耐药 / 不耐受患者中更具优势,安全性更优,临床选择需结合治疗阶段、耐受性及药物可及性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