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瑞克替尼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2025-08-01

巴瑞克替尼作为一种 JAK 抑制剂,虽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具有明确疗效,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根据其药理特性、安全性数据及临床研究结果,以下几类人群属于明确禁忌或需严格避免使用的情况:

一、存在活动性感染的患者

巴瑞克替尼会抑制 JAK-STAT 信号通路,可能降低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因此活动性感染患者禁用,包括:

  1. 细菌感染:如肺炎、肾盂肾炎、败血症等,此时使用巴瑞克替尼可能加重感染扩散,增加治疗难度。需待感染完全控制(如体温正常、病原体清除、炎症指标恢复正常)后,经医生评估方可考虑用药。

  1. 病毒感染:包括活动性乙型肝炎(HBsAg 阳性且 HBV DNA 升高)、丙型肝炎(HCV RNA 阳性)及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急性发作期患者。JAK 抑制可能导致病毒复制活跃,加重肝损伤或引发播散性带状疱疹。

  1. 结核感染:活动性肺结核(无论涂片或培养阳性)患者禁用,潜伏性结核未经治疗者也需先完成抗结核疗程(通常 9 个月),否则可能诱发结核活动。

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1. 重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分级为 B 级或 C 级的患者禁用巴瑞克替尼。肝脏是巴瑞克替尼代谢的主要器官,重度肝功能损伤会导致药物清除延迟,血药浓度显著升高,增加血栓、感染等不良反应风险。临床研究显示,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的药物暴露量较健康人增加约 40%,而重度患者缺乏安全数据。

  1. 重度肾功能不全或终末期肾病:肾小球滤过率(eGFR)<30ml/min 的患者禁用。巴瑞克替尼约 30% 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严重受损时药物蓄积明显,可能引发骨髓抑制(如白细胞减少)或血栓事件。中度肾功能不全(eGFR 30-60ml/min)患者需减量至 1mg / 日,而重度患者即使减量也无法保证安全。

三、有血栓病史或高风险人群

巴瑞克替尼可能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因此既往 6 个月内发生过血栓事件(如肺栓塞、脑梗死、心肌梗死)的患者禁用。此外,存在多种血栓高危因素且无法控制者也需避免使用,包括:

  • 未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 或舒张压≥100mmHg);

  • 肥胖(BMI≥30kg/m²)且长期卧床;

  • 正在使用含雌激素的避孕药或激素替代治疗;

  • 先天性血栓性疾病(如因子 V Leiden 突变)。

这类人群使用巴瑞克替尼后,血栓风险可能叠加,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临床需在用药前评估血栓风险评分,高风险者建议选择替代治疗方案。

四、妊娠及哺乳期女性

  1. 妊娠期女性:巴瑞克替尼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可能影响胚胎发育(如骨骼异常),虽然人体数据有限,但为避免潜在风险,妊娠期女性禁用。有生育计划的女性需在停药至少 1 周后再备孕,并在用药期间严格避孕(如使用避孕套或宫内节育器)。

  1. 哺乳期女性:巴瑞克替尼可经乳汁分泌,动物研究显示乳汁中药物浓度与母体血药浓度相当,可能对婴儿产生免疫抑制作用(如增加感染风险)。因此,哺乳期女性需在用药期间停止哺乳,停药后至少 1 周方可恢复。

五、对巴瑞克替尼或成分过敏者

明确对巴瑞克替尼活性成分或片剂中辅料(如乳糖、硬脂酸镁)过敏的患者禁用,可能引发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严重时导致过敏性休克。用药前需详细询问过敏史,既往对其他 JAK 抑制剂(如托法替尼)过敏者也需谨慎,可能存在交叉过敏风险。

六、其他特殊人群

  1. 12 岁以下儿童:巴瑞克替尼在儿童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类风湿关节炎、特应性皮炎等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均未纳入 12 岁以下人群,因此不推荐使用。

  1. 近期接受活疫苗接种者:使用巴瑞克替尼期间禁止接种活疫苗(如麻疹、水痘、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因其可能抑制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导致接种失败或诱发疫苗相关感染。建议在用药前至少 4 周完成所有活疫苗接种,死疫苗(如流感疫苗)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七、恶性肿瘤活动期患者

既往 5 年内发生过恶性肿瘤(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且已治愈者)的患者禁用巴瑞克替尼。JAK 抑制剂可能减弱免疫监视功能,加速肿瘤进展或增加复发风险。临床研究排除了恶性肿瘤病史患者,因此无法评估其安全性,活动期肿瘤患者使用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综上,巴瑞克替尼的禁忌人群涵盖活动性感染、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血栓高风险、妊娠哺乳期女性等,这类人群使用后可能面临严重不良反应风险。临床需在用药前全面评估患者病史、实验室指标及合并症,严格把控禁忌证,同时对边缘人群(如中度肝肾功能不全)进行个体化权衡,确保治疗获益大于风险。患者也需主动告知医生自身健康状况,避免因隐瞒病史导致不良事件。


上一篇:巴瑞克替尼需要空腹服用吗?
下一篇:巴瑞克替尼可能导致恶性肿瘤风险增加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