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吉瑞替尼是口服给药还是静脉注射?用药频率如何?
0 2025-08-17
吉瑞替尼的推荐剂量为固定剂量每日 120 mg,无需根据患者体重调整,适用于治疗携带 FLT3 突变的复发 / 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成人患者。这一剂量方案基于多项临床试验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确立,具有明确的临床证据支持。
在关键的 Ⅲ 期 ADMIRAL 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探索了吉瑞替尼不同剂量对复发 / 难治性 FLT3 突变 AML 患者的疗效,最终确定每日 120 mg 为最佳治疗剂量。该试验中,接受每日 120 mg 吉瑞替尼治疗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达 67.6%,完全缓解(CR)+ 完全缓解伴部分血液学恢复(CRh)率为 33.7%,显著高于挽救性化疗组的 25.8% 和 16.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 9.0 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达 9.3 个月,均显著优于化疗组,证实这一剂量的强效抗肿瘤活性。
吉瑞替尼无需体重调整的剂量设计与其药代动力学特性密切相关。研究显示,吉瑞替尼在每日 120 mg 剂量下,血浆暴露量(AUC)与剂量呈线性关系,且在不同体重范围(40-140 kg)的患者中,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小,无需通过调整剂量来优化暴露量。其代谢主要通过 CYP3A4 酶途径,与体重的相关性较低,进一步支持固定剂量方案的合理性。
在特殊人群中,吉瑞替尼的剂量调整主要基于不良反应和肝功能状态,而非体重。例如,对于出现持续性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等血液学毒性或非血液学毒性(如 QT 间期延长)的患者,可能需要暂停给药或降低剂量至每日 80 mg,直至毒性恢复至≤1 级。这些调整仅依据患者的临床耐受性,与体重无关。
肝功能损害患者的剂量调整同样不涉及体重因素。轻度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A 级)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中度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B 级)患者推荐起始剂量降低至每日 80 mg;目前尚无重度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C 级)患者的用药数据,需谨慎评估获益风险后决定是否使用。肾功能损害患者(包括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均无需调整剂量,因吉瑞替尼主要经肝脏代谢,肾功能对其药代动力学影响较小。
长期安全性数据显示,每日 120 mg 固定剂量的不良反应可控。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肌痛 / 关节痛(35.6%)、发热(34.0%)、疲劳(31.4%)和腹泻(27.6%),多为 1-2 级。3-4 级血液学毒性主要为血小板减少(28.1%)、贫血(24.7%)和中性粒细胞减少(20.5%),通过支持治疗和剂量调整可有效管理,未因体重差异导致毒性发生率显著不同。
与其他 FLT3 抑制剂相比,吉瑞替尼的固定剂量方案具有明显优势。例如,米哚妥林需根据体表面积调整剂量(50 mg/m²,每日两次),而吉瑞替尼的每日 120 mg 固定剂量更便于临床操作,减少剂量计算错误风险,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综上,吉瑞替尼的推荐起始剂量为每日 120 mg,口服给药,无需根据患者体重调整。这一固定剂量方案在复发 / 难治性 FLT3 突变 AML 患者中被证实有效且安全,剂量调整仅基于不良反应和肝功能状态,而非身体指标。临床实践中应严格遵循推荐剂量,根据患者耐受性进行个体化调整,以确保疗效最大化和安全性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