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吉瑞替尼是口服给药还是静脉注射?用药频率如何?
0 2025-08-17
ivosidenib(艾伏尼布)的推荐起始剂量无需根据体重或体表面积调整,为固定剂量每日 500 mg,适用于携带 IDH1 突变的成人患者,包括复发 / 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患者。这一剂量方案基于多项临床试验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确立,具有明确的临床证据支持。
在复发 / 难治性 IDH1 突变 AML 患者中,关键 Ⅰ 期临床试验(NCT01915498)探索了不同剂量的 ivosidenib 疗效,包括每日 100 mg、200 mg、300 mg、400 mg 和 500 mg 剂量组。结果显示,每日 500 mg 剂量组的客观缓解率(ORR)达 41%,完全缓解(CR)率为 21%,且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低剂量组无显著差异。更高剂量并未带来疗效提升,反而增加了胃肠道不良反应风险,因此 500 mg 每日一次被确定为 AML 治疗的最佳起始剂量。
对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IDH1 突变胆管癌患者,Ⅲ 期 ClarIDHy 试验(NCT02989857)采用每日 500 mg 的固定剂量方案,患者口服给药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结果显示,该剂量下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 2.7 个月,显著长于安慰剂组的 1.4 个月,客观缓解率为 2.4%,疾病控制率达 50.8%,证实这一剂量在胆管癌治疗中的有效性。
ivosidenib 的剂量设计无需体重或体表面积调整,主要基于其药代动力学特性。研究显示,ivosidenib 在每日 500 mg 剂量下,血浆暴露量(AUC)与剂量呈线性关系,且在不同体重和体表面积人群中个体差异较小,无需通过调整剂量来优化暴露量。此外,其代谢主要通过 CYP3A4 酶途径,与体重或体表面积的相关性较低,进一步支持固定剂量方案的合理性。
在特殊人群中,ivosidenib 的剂量调整主要基于不良反应和肝功能状态,而非体重或体表面积。例如,对于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B 级)的患者,推荐起始剂量调整为每日 250 mg;若出现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等血液学毒性或非血液学毒性(如分化综合征),需暂停给药或降低剂量至每日 250 mg,直至毒性恢复。这些调整与体重无关,仅依据患者的临床状态和耐受性。
长期安全性数据显示,固定剂量 500 mg 每日一次的不良反应可控。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腹泻、疲劳和食欲下降,多为 1-2 级,通过对症治疗可缓解。3-4 级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如贫血、血小板减少等,与剂量调整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证实该剂量方案的安全性。
综上,ivosidenib 的推荐起始剂量为每日 500 mg,口服给药,无需根据患者体重或体表面积调整。这一固定剂量方案在 AML 和胆管癌临床试验中被证实有效且安全,剂量调整仅基于不良反应和肝功能状态,而非身体指标。临床实践中应严格遵循推荐剂量,根据患者耐受性进行个体化调整,以确保疗效最大化和安全性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