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奥希替尼耐药的常见机制是什么?
0 2025-08-02
阿法替尼的服用剂量需结合适应症、患者耐受性及身体状态综合确定,核心原则是通过个体化调整平衡疗效与安全性。以下为关键信息梳理:
针对携带 EGFR 敏感突变(19 号外显子缺失、21 号外显子 L858R)或罕见突变(G719X、L861Q、S768I)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患者,起始剂量为每日 40mg,每日一次,空腹口服(进食前 1 小时或进食后 3 小时)。若无法空腹,可与食物同服,不影响整体疗效。
含铂化疗进展后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 NSCLC 患者,起始剂量同样为每日 40mg,服用方式与上述一致。此类患者需密切监测副作用,确保治疗安全。
出现轻度腹泻(每日排便增加 < 4 次)、皮疹等症状时,无需调整剂量,通过对症治疗(如洛哌丁胺止泻、皮肤护理)即可缓解,维持 40mg 剂量。
3 级副作用:如严重腹泻(每日排便增加≥7 次)、重度皮疹,需暂停用药,症状缓解后降至 30mg / 日恢复治疗。
4 级副作用:如危及生命的腹泻、肝肾功能损伤等,立即停药,缓解后考虑降至 20mg / 日或永久停药,由医生评估风险。
若 30mg 剂量仍出现无法耐受的副作用,或因副作用多次停药,需考虑永久停药并更换方案。临床中约 10%-15% 患者需降至 30mg,进一步减量者较少。
轻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A 级)无需调整,仍用 40mg;中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B 级)起始剂量降至 30mg,需监测肝功能;重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C 级)不建议使用。
轻至中度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 30-89ml/min)无需调整;重度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 < 30ml/min)起始剂量降至 30mg,需监测肾功能变化。透析患者需个体化评估。
无需常规调整剂量,但对副作用耐受性可能较低,需加强监测,必要时提前减量。
需整片用水送服,不可咀嚼、掰开或碾碎,每日固定时间服用。
漏服时,若距下次服药超 12 小时需补服;不足 12 小时则跳过,不可加倍服用,避免副作用风险增加。
40mg 剂量疗效优于 30mg,但 30mg 仍能维持有效抗肿瘤活性。研究显示,鳞状 NSCLC 患者 30mg 剂量的中位生存期与 40mg 接近(7.3 个月 vs 7.9 个月),且副作用更少。因此,因副作用减量至 30mg 时无需过度担忧疗效下降。
阿法替尼起始剂量为每日 40mg,空腹服用,适用于 EGFR 突变 NSCLC 一线治疗和鳞状 NSCLC 二线治疗。3 级副作用后可降至 30mg,4 级后可进一步降至 20mg;中度肝功能不全、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起始剂量需降至 30mg。用药期间需规律服用,通过个体化调整实现安全有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