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吉瑞替尼是口服给药还是静脉注射?用药频率如何?
0 2025-08-17
西妥昔单抗与伊立替康联合是转移性结直肠癌的重要治疗方案,其使用需满足严格的分子特征、治疗阶段和临床评估条件,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必须经基因检测确认KRAS、NRAS 基因为野生型(无 12、13、61 密码子激活突变),且BRAF 基因无 V600E 突变。这些下游基因若突变会导致 EGFR 信号通路持续激活,使联合治疗客观缓解率从野生型患者的 55%-60% 降至 5% 以下,无法获益。
免疫组化(IHC)检测需达到IHC 2 + 或 3+。EGFR 低表达(IHC 1+)或阴性患者结合能力弱,响应率显著降低,不建议使用。
初治患者符合分子条件且体力状态良好(ECOG 评分 0-1 分)时,可作为一线选择。较单纯化疗显著延长中位无进展生存期(9-10 个月 vs 5-6 个月),左半结肠癌患者获益更明显。
既往伊立替康治疗失败的患者,若仍符合分子条件,可重新联合使用。西妥昔单抗可逆转部分耐药,约 20%-25% 患者可重获客观缓解。
需ECOG 评分≤1 分,能耐受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ECOG 2 分患者需谨慎评估,必要时调整剂量。
肝肾功能、造血功能基本正常:血清胆红素≤1.5 倍正常值上限,ALT/AST≤3 倍(肝转移可放宽至 5 倍),中性粒细胞≥1.5×10⁹/L,血小板≥100×10⁹/L。
排除未控制的心血管疾病、活动性感染或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此类患者使用风险较高。
适用于 “缩小肿瘤、延长生存” 为目标的患者,尤其适合肿瘤负荷大、有症状性转移(如肝 / 肺转移)的患者,可快速缓解症状。
左半结肠癌(结肠脾曲至直肠)患者响应率显著高于右半结肠癌。右半结肠癌患者即使符合分子条件,也需谨慎评估。
首次使用前需用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预处理;既往有轻度输液反应史者需联合糖皮质激素加强预防。
西妥昔单抗初始剂量 400 mg/m²(滴注 120 分钟),维持剂量 250 mg/m² 每周一次(滴注 60 分钟);伊立替康 180 mg/m² 每 2 周一次,需在西妥昔单抗输注结束后给药,避免相互作用。
总之,联合使用需同时满足KRAS/NRAS/BRAF 野生型、EGFR 表达阳性的分子条件,适用于一线或伊立替康耐药后治疗,且患者需具备良好体力和器官功能。临床需严格遵循检测结果和规范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