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依鲁替尼引起的腹泻该如何缓解?

2025-08-16

依鲁替尼引起的腹泻该如何缓解?

依鲁替尼作为一种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套细胞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腹泻是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生率可达 30%-60%,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治疗中断。科学缓解依鲁替尼相关腹泻需从饮食、药物、护理等多方面综合干预。

一、饮食调整:减少肠道刺激与负担

饮食管理是缓解腹泻的基础措施,通过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可有效减轻肠道负担,减少腹泻频率。


  • 选择低刺激食物:严格避免辛辣(辣椒、生姜、大蒜)、油腻(油炸食品、肥肉)、生冷(冰饮、刺身)及高纤维食物(芹菜、韭菜、粗粮)。这类食物会刺激肠道蠕动加快或增加肠道消化负担,加重腹泻症状。

  • 优先清淡易消化饮食:推荐米粥、软烂面条、蒸蛋羹、煮苹果、山药粥等温和食物。其中煮苹果含有果胶,可吸附肠道水分并保护肠黏膜;山药则具有健脾益胃的作用,能改善肠道功能。

  • 科学补充水分与电解质:腹泻时人体易丢失水分和电解质(钠、钾、氯等),需及时补充。可饮用温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按说明书冲调),少量多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肠道负担。若出现低钾症状(如乏力、肌肉酸痛),可适当食用香蕉、橙子等含钾丰富的水果。

  • 调整进食方式:采用少食多餐原则,将每日 3 餐改为 5-6 餐,每餐食量减半。进食时细嚼慢咽,帮助食物充分消化,减少肠道蠕动紊乱。

二、药物干预:针对性缓解症状

在饮食调整基础上,需根据腹泻严重程度合理使用药物干预,切勿自行用药或停药。


  • 轻度腹泻(每日≤3 次):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其能吸附肠道内水分和毒素,保护肠黏膜,每次 3 克,每日 3 次,空腹服用效果更佳。同时可补充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酸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微环境,建议与蒙脱石散间隔 2 小时服用,避免吸附作用影响药效。

  • 中度腹泻(每日 4-6 次):除上述药物外,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洛哌丁胺,通过抑制肠道蠕动缓解腹泻,初始剂量 4 毫克,之后每腹泻 1 次服用 2 毫克,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 16 毫克。需注意洛哌丁胺可能引起便秘、腹胀等副作用,不可长期过量使用。

  • 避免擅自调整依鲁替尼剂量:即使腹泻明显,也不可自行停用或减量依鲁替尼,以免影响原发病治疗。需及时告知医生,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暂停用药、调整剂量或更换辅助治疗方案。

三、生活护理:减少不适与并发症

细致的生活护理能缓解腹泻带来的不适,预防肛周感染等并发症。


  • 腹部保暖:腹泻时常伴随肠道痉挛,可用热水袋或暖贴温暖腹部(温度控制在 40℃左右),每次 15-20 分钟,每日 2-3 次,减少肠道刺激。

  • 肛周护理:频繁腹泻易导致肛周皮肤破损、感染。每次排便后用温水轻柔清洗肛周,用柔软毛巾吸干水分,再涂抹润肤霜或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纸巾。

  • 休息与活动调节:腹泻期间身体较为虚弱,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熬夜等劳累行为。可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但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四、及时就医:警惕严重情况

若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联系医生或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 腹泻次数每日超过 6 次,或持续 24 小时未缓解;

  • 伴随剧烈腹痛、呕吐、便血或黑便;

  • 出现脱水症状(口干、尿少、头晕、心慌、乏力);

  • 发热(体温≥38℃)或其他感染迹象(如寒战、白细胞升高)。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可能采取暂停依鲁替尼、调整剂量、静脉补液或使用抗感染药物等措施,确保患者安全与治疗效果。


总之,依鲁替尼相关腹泻需通过饮食调理、规范用药、细致护理及及时就医综合管理,患者应与医护团队保持密切沟通,切勿自行处理,以最大限度减少不良反应对治疗的影响。

上一篇:印度来那度胺能否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维持治疗?
下一篇:印度依鲁替尼与中药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