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Tositumomab 属于哪类抗肿瘤药物?

2025-08-20

Tositumomab 是一种具有独特作用机制的抗肿瘤药物,属于放射免疫偶联物(Radioimmunoconjugate)类,同时也归属于抗 CD20 单克隆抗体药物范畴。这类药物将单克隆抗体的靶向性与放射性同位素的杀伤作用相结合,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精准靶向放疗,在 B 细胞淋巴瘤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从药物结构来看,Tositumomab 由两部分核心成分组成:一是抗 CD20 单克隆抗体,二是放射性同位素碘 - 131(¹³¹I)。抗 CD20 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 B 淋巴细胞表面的 CD20 抗原,而 CD20 抗原在正常 B 细胞和恶性 B 细胞(如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表面均有高表达,这为药物提供了精准的靶向基础。放射性同位素 ¹³¹I 通过化学方法与单克隆抗体连接,形成稳定的放射免疫偶联物,使放射性杀伤作用能精准定位到肿瘤细胞。

作为放射免疫偶联物,Tositumomab 的核心优势在于 “靶向放疗” 特性。传统放疗依赖外照射,对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均有杀伤作用,不良反应较大;而 Tositumomab 通过抗体的靶向引导,将放射性同位素直接输送至 CD20 阳性肿瘤细胞,使放射线主要在肿瘤局部释放能量,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这种 “内照射” 方式不仅提高了肿瘤局部的放射剂量,还能杀伤抗体未直接结合的邻近肿瘤细胞(交叉火力效应),增强抗肿瘤效果。

从作用机制分类,Tositumomab 属于抗 CD20 单克隆抗体衍生药物。CD20 抗原是 B 细胞表面的跨膜蛋白,在 B 细胞发育和激活中起重要作用,且与肿瘤细胞的存活和增殖相关。Tositumomab 的抗体部分与 CD20 结合后,一方面通过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和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CDC)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另一方面,其携带的 ¹³¹I 释放 β 射线,通过电离辐射损伤肿瘤细胞的 DNA,导致肿瘤细胞凋亡,双重机制共同发挥抗肿瘤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Tositumomab 的适应症进一步明确了其药物类别特性。目前获批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尤其适用于对利妥昔单抗等其他抗 CD20 抗体治疗无效的患者。临床治疗通常分为两个阶段:首先进行剂量测定阶段,通过低剂量放射性标记抗体评估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清除情况,确定个体化治疗剂量;随后进行治疗阶段,给予治疗剂量的放射免疫偶联物,实现精准放疗。这种治疗模式充分体现了放射免疫偶联物需兼顾靶向性和放射性安全的特点。

与其他抗 CD20 抗体(如利妥昔单抗)相比,Tositumomab 的独特之处在于引入了放射性同位素。利妥昔单抗等未标记抗体主要依赖免疫机制杀伤肿瘤细胞,而 Tositumomab 在免疫杀伤基础上增加了放射治疗作用,对体积较大或耐药的肿瘤病灶可能更有效。但同时,放射性成分也带来了特殊的安全性考量,如骨髓抑制、继发性肿瘤风险等,需要在治疗中严格监测。

作为放射免疫偶联物类药物的代表,Tositumomab 的研发为肿瘤治疗提供了 “生物靶向 + 物理杀伤” 的创新思路。这类药物的成功应用证实了将抗体靶向性与放射性同位素杀伤作用结合的可行性,推动了更多放射免疫偶联物的研发,如钇 - 90 标记的替伊莫单抗等,丰富了肿瘤精准治疗的手段。

总之,Tositumomab 作为放射免疫偶联物类抗肿瘤药物,通过抗 CD20 单克隆抗体的靶向引导与放射性同位素的杀伤作用相结合,实现了对 B 细胞淋巴瘤的精准靶向放疗,其独特的药物类别特性使其在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瘤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上一篇:印度Tositumomab 的核心作用机制是什么?
下一篇:印度替西罗莫司与 mTOR 激酶有什么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