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替西罗莫司漏用一次该如何处理?
0 2025-08-20
Tositumomab(托西莫单抗)可能引发骨髓抑制,且这是其最常见且需重点关注的不良反应之一。作为结合了单克隆抗体与放射性同位素碘 - 131(¹³¹I)的放射性免疫疗法药物,其骨髓抑制作用与药物的双重特性密切相关,临床需高度重视并做好监测与管理。
骨髓抑制的发生机制源于药物对造血干细胞的损伤。Tositumomab 中的抗体成分可靶向结合 B 淋巴细胞表面的 CD20 抗原,而放射性同位素 ¹³¹I 释放的 β 射线能通过辐射作用杀伤肿瘤细胞,但同时也会损伤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导致造血功能下降。这种损伤具有剂量依赖性,即药物剂量越高,骨髓抑制风险越大、程度越重。
骨髓抑制的临床表现以血细胞减少为核心。主要包括:
骨髓抑制的严重程度需通过血常规监测评估。临床通常根据血细胞计数下降程度分级:Ⅰ 级为轻度减少,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Ⅱ 级为中度减少,需密切监测;Ⅲ-Ⅳ 级为重度减少,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需积极干预。Tositumomab 治疗后,需每周监测血常规,直至造血功能恢复(通常需 8-12 周,部分患者可能更长)。
针对骨髓抑制的处理需分级实施。轻度骨髓抑制(Ⅰ-Ⅱ 级)以密切监测和支持治疗为主,包括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预防感染;中度至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Ⅲ-Ⅳ 级)需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促进造血,同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严重血小板减少需输注血小板,避免出血风险;贫血严重时可考虑输注红细胞或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特殊人群需警惕更高的骨髓抑制风险。老年患者、既往接受过化疗或放疗者、骨髓储备功能较差者(如合并慢性疾病),使用 Tositumomab 后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可能增加,需在治疗前充分评估,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
总之,Tositumomab 确实可能引发骨髓抑制,且与药物的放射性特性直接相关。临床使用时需在治疗前评估骨髓功能,治疗中定期监测血常规,早期发现并分级处理血细胞减少,通过支持治疗和对症干预降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风险,确保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