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硼替佐米临床应用核心要点速览
0 2025-08-17
Palbociclib(哌柏西利)作为选择性 CDK4/6 抑制剂,其推荐剂量需根据乳腺癌类型、治疗阶段及患者耐受性综合确定,临床遵循标准化的剂量方案,具体如下:
Palbociclib 的标准推荐剂量为每日 125mg,采用口服给药方式,每 28 天为一个治疗周期,其中连续服药 21 天,随后停药 7 天。这种周期性给药模式既能保证药物在体内维持有效的治疗浓度,又能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持续损伤,降低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风险。胶囊剂需整粒吞服,不可咀嚼、打开或溶解,推荐随餐服用(与早餐或晚餐同时),以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
在不同联合治疗场景中,Palbociclib 的剂量保持一致,主要通过调整联合药物剂量适配治疗需求:
一线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与来曲唑(每日 2.5mg)或阿那曲唑(每日 1mg)联用时,Palbociclib 仍为每日 125mg,21 天服药 +7 天停药的周期,持续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毒性。
二线联合氟维司群:与氟维司群(第 1、15、29 天肌肉注射 500mg,随后每 28 天注射一次)联用时,Palbociclib 剂量不变,同样遵循 21 天服药周期,确保与内分泌治疗形成协同作用。
肝功能不全患者:轻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A 级)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中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B 级)患者推荐剂量降至每日 100mg;重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C 级)患者需进一步降至每日 75mg,以减少药物蓄积风险。
肾功能不全患者:轻至中度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 30~89mL/min)患者无需调整剂量;重度肾功能不全或终末期肾病患者(肌酐清除率<30mL/min)的临床数据有限,需谨慎评估,建议维持标准剂量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老年患者:65 岁及以上患者无需因年龄单独调整剂量,但需关注骨髓功能储备情况,必要时根据不良反应调整。
最常见的需调整剂量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
出现 3 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绝对值 1.0~1.9×10⁹/L)且持续 7 天以上,或 4 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绝对值<1.0×10⁹/L)时,需暂停给药,待恢复至≥2.0×10⁹/L 后,以原剂量的 75% 重启治疗(即每日 100mg)。
若再次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需进一步降至每日 75mg;若仍无法耐受,则需考虑永久停药。
对于其他 3 级及以上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如严重感染、间质性肺病),需暂停给药直至恢复至 1 级以下,再根据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减量或停药。
若患者漏服一剂 Palbociclib,无需在当日补服,只需按原定计划在次日继续服用常规剂量,避免因单次过量增加不良反应风险。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若发生药物过量,需密切监测患者症状,对症支持治疗。
综上,Palbociclib 的标准推荐剂量为每日 125mg(21 天服药 +7 天停药),联合内分泌治疗时剂量不变,中度肝功能不全或严重不良反应时需降至 100mg 或 75mg,临床应用需严格遵循剂量规范并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