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西妥昔单抗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适应症是什么?

2025-08-11

西妥昔单抗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适应症是什么?

西妥昔单抗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治疗中具有明确的适应症,主要用于局部晚期和复发 / 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其应用基于肿瘤的 EGFR 高表达特征和临床研究证据,具体如下:

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一线治疗

西妥昔单抗获批与放疗联合,用于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一线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 EGFR 表达率高达 90% 以上,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血管生成依赖 EGFR 信号通路。放疗虽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但易因肿瘤细胞的放射抵抗导致治疗失败,而西妥昔单抗可通过阻断 EGFR 通路增强放疗敏感性,抑制肿瘤细胞 DNA 损伤修复。临床研究显示,与单纯放疗相比,西妥昔单抗联合放疗能显著延长局部晚期患者的中位局部控制时间(从 24.4 个月延长至 49.0 个月)和总生存期(从 29.3 个月延长至 45.6 个月),且不增加严重放射性损伤风险,成为局部晚期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

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治疗

对于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西妥昔单抗的适应症包括两种场景:

  • 一线治疗:与铂类药物(如顺铂)和氟尿嘧啶联合,用于无法接受局部治疗的复发或转移性患者。联合方案通过 “靶向 + 化疗” 的协同作用,既能阻断 EGFR 信号,又能通过化疗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研究证实,该联合方案的客观缓解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36% vs 20%),中位总生存期延长近 2 个月(10.1 个月 vs 8.0 个月)。

  • 二线及以上治疗:作为单药用于含铂化疗失败后的复发或转移性患者。对于铂类耐药患者,西妥昔单抗单药可通过持续抑制 EGFR 通路控制肿瘤进展,缓解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客观缓解率约为 13%,疾病控制率可达 46%。

适应症的分子与临床特征要求

西妥昔单抗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虽无需像结直肠癌那样强制检测 RAS 基因状态,但需关注 EGFR 表达情况。尽管目前指南未将 EGFR 表达水平作为严格准入标准,但免疫组化检测显示 EGFR 阳性(膜染色≥1+)的患者更可能从治疗中获益,尤其单药治疗时,EGFR 高表达患者的疗效响应更佳。此外,患者需无西妥昔单抗过敏史(如对鼠源蛋白过敏),且体能状态允许接受联合治疗(如 ECOG 评分≤2),以耐受可能的不良反应(如痤疮样皮疹、输液反应)。

禁忌症与不适用情况

西妥昔单抗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存在明确禁忌症:对药物成分或鼠源蛋白过敏者禁用;存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未控制的感染或活动性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需避免使用。此外,对于早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如可手术切除的 Ⅰ、Ⅱ 期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或术前新辅助治疗中尚无证据支持西妥昔单抗的常规应用,因此不推荐用于早期患者的根治性治疗。

综上,西妥昔单抗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适应症包括:与放疗联合用于局部晚期患者的一线治疗;与铂类 + 氟尿嘧啶联合用于复发 / 转移性患者的一线治疗;以及单药用于含铂化疗失败后的复发 / 转移性患者,其应用需基于肿瘤的 EGFR 表达特征和患者的临床状况综合判断。

上一篇:印度西妥昔单抗的给药途径是什么?
下一篇:印度西妥昔单抗治疗结直肠癌的前提是什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