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吉瑞替尼是口服给药还是静脉注射?用药频率如何?
0 2025-08-17
哌柏西利帕博西尼(Palbociclib)是一种口服选择性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4/6(CDK4/6)抑制剂,属于靶向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阴性(HER2-)的乳腺癌治疗。以下从药物类别、作用机制、临床定位等方面详细说明:
从药理学分类来看,哌柏西利属于细胞周期调控靶向药,其作用靶点聚焦于细胞周期进程中的关键酶 ——CDK4 和 CDK6。这类酶在细胞从 G1 期向 S 期过渡中起核心作用,通过与细胞周期蛋白 D(Cyclin D)结合形成复合物,磷酸化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释放转录因子 E2F,启动 DNA 合成和细胞增殖。在 HR + 乳腺癌中,Cyclin D1 常过度表达,导致 CDK4/6 异常激活,促使肿瘤细胞不受控增殖。哌柏西利通过选择性抑制 CDK4/6,阻断这一信号通路,使肿瘤细胞停滞于 G1 期,抑制增殖。
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哌柏西利具有靶向性强、毒副作用相对可控的特点,属于精准治疗范畴;与其他靶向药(如 HER2 抑制剂)相比,其作用机制聚焦于细胞周期调控,而非特定癌基因突变抑制,适用人群主要基于肿瘤分子分型(HR+、HER2-)而非单一基因突变。
在临床应用中,哌柏西利是 HR+、HER2 - 晚期乳腺癌治疗的一线或二线核心药物,尤其适用于绝经后女性患者。其获批适应症包括:
与芳香化酶抑制剂(如来曲唑、阿那曲唑)联合,作为绝经后 HR+、HER2 - 晚期乳腺癌的初始内分泌治疗;
与氟维司群联合,用于既往接受内分泌治疗后进展的 HR+、HER2 - 晚期乳腺癌。
多项 III 期临床试验(如 PALOMA-2、PALOMA-3)证实,哌柏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将疾病进展风险降低约 50%,客观缓解率和临床获益率均优于单纯内分泌治疗,因此被国内外指南(如 NCCN、ESMO、CSCO)推荐为该类型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
哌柏西利为口服胶囊剂,有 125mg、100mg、75mg 三种规格,给药便捷,患者可居家服用。治疗周期采用 “服药 21 天 + 停药 7 天” 模式,与内分泌治疗药物联用,既保证持续抑制肿瘤增殖信号,又通过停药期降低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的累积风险。这种方案基于其药代动力学特性:半衰期约 29 小时,连续服药后血药浓度稳定在有效水平,停药 7 天内药物逐渐代谢清除,使正常细胞有机会恢复,尤其减少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持续抑制。
全球获批的 CDK4/6 抑制剂包括哌柏西利、瑞波西利(Ribociclib)和阿贝西利(Abemaciclib),三者同属一类药物,但存在差异:
哌柏西利是首个获批的 CDK4/6 抑制剂,临床应用时间最长,循证医学证据最丰富;
不良反应谱不同,哌柏西利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较高,阿贝西利的腹泻发生率相对突出;
给药方案有别,阿贝西利采用连续给药(每日两次),无需停药期,而哌柏西利和瑞波西利为周期性给药。
但三者核心作用机制和适用人群一致,均为 HR+、HER2 - 乳腺癌的重要治疗选择。
哌柏西利的获批打破了 HR + 乳腺癌长期依赖单纯内分泌治疗的局面,通过 “靶向药 + 内分泌治疗” 联合模式,显著改善晚期患者生存获益,标志着乳腺癌治疗进入 “细胞周期调控靶向治疗” 新时代。其成功验证了 CDK4/6 作为肿瘤治疗靶点的有效性,推动了后续同类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也为其他实体瘤(如肺癌、胰腺癌)的 CDK4/6 抑制剂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综上,哌柏西利帕博西尼是靶向 CDK4/6 的口服小分子抑制剂,属于细胞周期调控类靶向药,主要用于 HR+、HER2 - 晚期乳腺癌的联合内分泌治疗,以精准作用机制、明确疗效和便捷给药方式,成为该类型乳腺癌治疗的基石药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