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妥珠单抗是一种针对 HER2 阳性乳腺癌和胃癌的靶向治疗药物,在临床中存在 “原研曲妥珠单抗” 和其他类型曲妥珠单抗(主要是生物类似药)的区分,二者的核心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原研曲妥珠单抗:即首个获批的曲妥珠单抗产品(商品名赫赛汀),由罗氏公司研发,1998 年首次在美国获批上市。它是通过原创性研发流程开发的创新药,经历了从靶点发现、分子设计、临床前研究到大规模临床试验的完整过程,是全球首个抗 HER2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为 HER2 阳性癌症治疗奠定了标准。
其他曲妥珠单抗:通常指生物类似药,是在原研药专利保护期过后,由其他药企研发的与原研药高度相似的生物制品。其研发以原研药为参照,无需重复完整的原创性研发,主要通过对比研究证明与原研药在结构、活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上的一致性。
生物药的结构复杂(由蛋白质构成),生产过程对工艺高度敏感。
原研曲妥珠单抗拥有最全面的临床证据,包括长期随访数据(如 10 年生存率)、在复杂病例(如晚期转移癌)中的疗效数据,以及与其他治疗(如化疗、放疗)联合使用的大量研究支持,是临床指南的 “金标准” 推荐用药。
生物类似药的临床证据基于与原研药的对比研究,证明在等效性范围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长期数据(尤其是超过 5 年的随访)相对较少。目前指南通常推荐生物类似药可用于与原研药相同的适应症,但部分情况下(如高危患者或首次治疗),医生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原研药。
原研药由于研发成本高,价格通常较高。生物类似药的价格一般比原研药低 20%-50%,可提高药物的可及性,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尤其在医保控费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
曲妥珠单抗的原研药与生物类似药的核心区别在于研发背景、成本、工艺细节和临床证据的全面性,但二者在主要疗效、安全性和适应症上保持一致。临床选择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病情、经济因素、药物可及性,以及医生对药物证据的信任度。无论选择哪种,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确保治疗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