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瑞戈非尼为何能应对肿瘤耐药问题?

2025-08-05

瑞戈非尼为何能应对肿瘤耐药问题

肿瘤耐药是抗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机制涉及靶点突变、信号通路代偿激活、肿瘤微环境重塑等。瑞戈非尼作为多靶点激酶抑制剂,通过多维度阻断肿瘤耐药相关机制,展现出应对耐药的独特优势,具体原因如下:

一、多靶点覆盖,减少单一通路耐药风险

肿瘤细胞常通过单一靶点突变或表达下调逃避单靶点药物抑制,而瑞戈非尼可同时抑制多条关键通路的核心激酶:


  • 针对血管生成耐药:肿瘤对单纯抗 VEGF 治疗耐药时,常激活 PDGFRβ、TIE2 等替代血管支持通路,瑞戈非尼同时抑制 VEGFR1/2/3、PDGFRβ、TIE2,可阻断血管生成的 “备用通路”,避免因单一靶点失效导致的血管再生耐药。

  • 针对增殖信号耐药:部分肿瘤通过激活 RAF、KIT、RET 等增殖相关激酶代偿原有通路抑制,瑞戈非尼对这些激酶的广谱抑制可覆盖突变或过表达导致的耐药信号,减少肿瘤 “逃逸” 机会。

二、阻断微环境介导的耐药支持

肿瘤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免疫细胞可通过分泌因子或直接接触支持肿瘤耐药,瑞戈非尼可破坏这种支持:


  • 抑制PDGFRβ可减少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募集与活化,降低其分泌的促生长因子(如 VEGF、FGF),削弱微环境对肿瘤细胞的 “营养供给”;

  • 抑制CSF1R可减少肿瘤微环境中 M2 型巨噬细胞浸润,这类巨噬细胞可分泌免疫抑制因子并促进血管生成,其减少能降低肿瘤的耐药微环境支持。

三、抑制肿瘤干细胞的耐药特性

肿瘤干细胞具有更强的耐药潜能,其存活依赖多条信号通路激活。瑞戈非尼对 FGFR1、KIT 等干细胞相关激酶的抑制,可阻断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存活信号,减少耐药细胞池的储备,从而降低耐药克隆的形成概率。


综上,瑞戈非尼通过 “多靶点覆盖耐药通路 + 阻断微环境支持 + 抑制干细胞耐药” 的协同策略,从分子、细胞及微环境多个层面阻断肿瘤耐药机制,因此能在单靶点药物失效后仍发挥治疗作用,成为应对肿瘤耐药的重要选择。

上一篇:印度瑞戈非尼获批用于哪些癌症的治疗?
下一篇:印度瑞戈非尼的抗血管生成作用如何实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