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恩曲替尼治疗 NTRK 融合阳性肿瘤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2025-08-16

恩曲替尼治疗 NTRK 融合阳性肿瘤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NTRK(神经营养酪氨酸受体激酶)融合阳性肿瘤是由 NTRK 基因与其他基因发生异常融合所致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融合基因持续激活下游信号通路,驱动肿瘤细胞无限增殖。恩曲替尼作为一种强效、选择性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精准靶向 NTRK 融合蛋白及相关驱动因子,发挥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其核心机制如下:

特异性抑制 NTRK 融合蛋白激酶活性

NTRK 基因融合后会产生异常的融合蛋白,该蛋白具有持续激活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可通过磷酸化下游底物(如 PI3K/AKT、RAS/RAF/MEK/ERK 等通路分子)传递促增殖信号。恩曲替尼能与 NTRK 融合蛋白的激酶结构域特异性结合,占据 ATP 结合位点,竞争性抑制 ATP 与激酶的结合,阻断其磷酸化活性。这种精准靶向作用可直接切断融合蛋白介导的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信号,迫使肿瘤细胞停止异常分裂。

阻断下游信号通路的持续激活

NTRK 融合蛋白激活后会启动多条下游信号通路,其中 PI3K-AKT-mTOR 通路和 RAS-RAF-MEK-ERK 通路是调控细胞存活、增殖的关键途径。恩曲替尼通过抑制 NTRK 融合蛋白的激酶活性,可显著下调这些通路中关键分子的磷酸化水平:一方面减少 AKT、mTOR 等蛋白的激活,抑制细胞周期进展和抗凋亡信号;另一方面阻断 ERK 的磷酸化,减弱细胞增殖信号的传递。通过同时抑制多条致癌通路,恩曲替尼可全面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动力,诱导其进入细胞周期停滞状态。

抑制肿瘤细胞存活与转移能力

除阻断增殖信号外,恩曲替尼还能通过下调 NTRK 融合蛋白介导的信号,抑制肿瘤细胞的存活机制。研究显示,恩曲替尼可减少抗凋亡蛋白(如 Bcl-2)的表达,增加促凋亡蛋白(如 Bax)的活性,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同时,它能抑制肿瘤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降低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能力,从而减少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潜能,限制肿瘤扩散。

穿透血脑屏障,发挥中枢抗肿瘤作用

NTRK 融合阳性肿瘤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转移,而多数抗肿瘤药物因无法穿透血脑屏障难以发挥疗效。恩曲替尼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脂溶性高且分子量小,能有效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在脑脊液中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这一特性使其不仅能抑制原发肿瘤,还能精准清除脑转移病灶,对伴有脑转移的 NTRK 融合阳性肿瘤患者具有重要治疗价值。


综上,恩曲替尼通过特异性抑制 NTRK 融合蛋白的激酶活性、阻断下游致癌信号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穿透血脑屏障等多重机制,实现对 NTRK 融合阳性肿瘤的精准治疗,尤其在多种实体瘤中展现出广谱抗肿瘤活性,为这类罕见靶点肿瘤患者提供了高效治疗选择。

上一篇:印度恩曲替尼对 ROS1 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有效吗?
下一篇:印度沙利度胺治疗麻风病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