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泊马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推荐剂量是多少?

2025-08-16

泊马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推荐剂量是多少?

泊马度胺作为复发性 / 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治疗药物,其剂量需根据患者病情、体能状态及联合方案进行个体化调整,目前临床推荐剂量及用法如下:

单药或联合地塞米松的基础剂量

在治疗复发性 / 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时,泊马度胺的标准起始剂量为4mg / 日,采用 28 天为一个治疗周期的给药方案:


  • 给药方式:每日一次口服,空腹或与食物同服均可,建议固定时间服用以维持稳定血药浓度。

  • 周期内用法:每个周期的第 1~21 天连续服药,第 22~28 天停药休息,随后进入下一周期。这种间歇给药方式可减少长期连续用药的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 联合地塞米松时:地塞米松通常采用每周一次给药(如每周 40mg,根据患者年龄可调整为 20mg),与泊马度胺协同增强抗肿瘤效果。

特殊人群的剂量调整

肾功能不全患者

泊马度胺主要通过肝脏代谢,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大幅调整剂量,但需密切监测:


  • 轻度至中度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 30~80mL/min):无需调整起始剂量,仍为 4mg / 日。

  • 重度肾功能不全或透析患者:目前指南建议起始剂量降至3mg / 日,并根据耐受性进一步调整,透析日可在透析后服药以减少药物清除影响。

肝功能不全患者

肝功能异常会影响泊马度胺代谢,需谨慎调整剂量:


  • 轻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A 级):起始剂量可维持 4mg / 日,但需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

  • 中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B 级):起始剂量应降至2mg / 日,并根据毒性反应调整。

  • 重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C 级):目前缺乏足够数据,不建议使用或需在严密监测下极低剂量起始。

不良反应相关剂量调整

若出现 3 级及以上血液学毒性(如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非血液学毒性(如皮疹、感染),需暂停用药或降低剂量:


  • 首次剂量调整通常降至3mg / 日,若毒性持续可进一步降至 2mg / 日,严重不耐受时需停药。

剂量调整原则

泊马度胺的剂量调整需遵循 “个体化” 原则,核心目标是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 治疗初期需每周监测血常规,稳定后可每 2~4 周监测一次,及时发现骨髓抑制并调整。

  • 与其他药物联用时(如蛋白酶体抑制剂),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对代谢的影响,可能需要进一步降低起始剂量。


综上,泊马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标准起始剂量为 4mg / 日(第 1~21 天,28 天为周期),特殊人群及出现不良反应时需相应下调剂量。临床应用中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动态调整,以实现安全有效的治疗目标。

上一篇:印度帕纳替尼对 T315I 突变的白血病患者是否有效?
下一篇:印度泊马度胺与来那度胺的作用机制有何区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