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Entecavir)是一种高效、低耐药的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抗病毒治疗,是目前临床推荐的一线抗乙肝病毒药物之一。以下是关于恩替卡韦的详细介绍:
主要用于病毒复制活跃、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慢性成人乙型肝炎患者,也可用于 2 岁及以上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根据体重调整剂量)。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复制依赖逆转录酶(一种 RNA 依赖的 DNA 聚合酶)。恩替卡韦通过竞争性抑制 HBV 逆转录酶的活性,阻止病毒 DNA 的合成和延伸,从而抑制 HBV 的复制,减少肝细胞内的病毒载量,减轻肝脏炎症和损伤,延缓疾病进展(如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口服,空腹服用(餐前或餐后至少 2 小时),整片吞服,不可咀嚼或压碎。
恩替卡韦主要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时需调整剂量,例如:
肌酐清除率 30-50 mL/min:每 48 小时服用 0.5mg(初治)或 1mg(耐药患者);
肌酐清除率 10-29 mL/min:每 72 小时服用 0.5mg(初治)或 1mg(耐药患者);
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患者:需在透析后服用,剂量根据情况调整(通常每周 1 次 0.5mg 或 1mg)。
常见反应:头痛、疲劳、眩晕、恶心等,多为轻度至中度,持续时间较短,不影响继续治疗。
少见反应:乳酸酸中毒(罕见但严重,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肌肉疼痛、呕吐等)、严重肝肿大伴脂肪变性(尤其在合并 HIV 感染或使用其他核苷类似物时风险增加),需警惕。
停药后反跳:突然停药可能导致 HBV DNA 反弹、肝功能恶化(ALT 升高),甚至出现肝衰竭,故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停药并密切监测。
治疗疗程:慢性乙肝治疗需长期进行,具体疗程因人而异(如 HBeAg 阳性患者需达到 HBeAg 血清学转换且 HBV DNA 持续阴性后再巩固治疗至少 12 个月;HBeAg 阴性患者需 HBsAg 消失且 HBV DNA 持续阴性后再考虑停药),不可随意停药。
耐药风险:初治患者使用恩替卡韦的耐药率极低(5 年耐药率仅约 1.2%),但拉米夫定耐药患者使用时需增加剂量,否则易发生耐药。
特殊人群:
监测要求: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 HBV DNA、肝功能(ALT、AST 等)、肾功能及血常规,评估疗效和安全性。
高效抑制病毒:对 HBV DNA 的抑制作用强,起效快,多数患者治疗 12 周后 HBV DNA 可显著下降。
低耐药性:是目前耐药率最低的核苷类似物之一,尤其适合长期治疗。
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高,适合大多数慢性乙肝患者(包括儿童和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提醒:恩替卡韦为处方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严格遵医嘱服药并定期复查,切勿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以免影响疗效或导致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