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硼替佐米临床应用核心要点速览
0 2025-08-17
西妥昔单抗是一种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靶向药物,目前全球范围内获批的适应症主要集中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高表达的实体瘤,尤其在结直肠癌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西妥昔单抗获批用于治疗 RAS 野生型(KRAS、NRAS 均为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具体适用场景包括:与伊立替康联合用于对伊立替康化疗失败的患者;或作为单药治疗对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化疗均失败,且不适合接受伊立替康治疗的患者。临床研究证实,对于 RAS 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可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提高客观缓解率。需要注意的是,RAS 突变型患者对西妥昔单抗治疗不敏感,因此治疗前必须进行 RAS 基因检测,确认野生型状态后方可使用。
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领域,西妥昔单抗获批的适应症包括:与放疗联合用于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一线治疗;与铂类药物(如顺铂)和氟尿嘧啶联合用于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一线治疗;以及作为单药用于含铂化疗失败后的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 EGFR 表达率高达 90% 以上,西妥昔单抗通过阻断 EGFR 信号通路,可增强放疗敏感性,抑制肿瘤增殖。临床试验显示,联合治疗能显著延长局部晚期患者的局部控制时间和总生存期,对复发或转移性患者也能改善疾病控制率,缓解症状。
西妥昔单抗的获批严格依赖分子标志物检测结果。除结直肠癌需确认 RAS 野生型外,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通常需检测 EGFR 表达状态,尽管目前部分指南未将 EGFR 表达水平作为强制检测指标,但高 EGFR 表达患者更可能从治疗中获益。临床实践中,需结合肿瘤组织的分子检测结果、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史综合评估用药适用性。
虽然目前获批适应症集中于结直肠癌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但西妥昔单抗在其他 EGFR 高表达实体瘤(如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胃癌等)中的临床试验已开展。不过,这些研究多数尚未达到获批标准,目前未被监管机构批准用于这些瘤种的常规治疗,临床应用需严格遵循现有获批适应症。
综上,西妥昔单抗的获批适应症明确聚焦于 RAS 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其疗效依赖于 EGFR 表达和 RAS 基因状态,是这两类肿瘤精准治疗的重要药物,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