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贝伐珠单抗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2025-08-11

贝伐珠单抗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贝伐珠单抗作为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通过抑制血管生成发挥抗肿瘤作用,但其对正常血管内皮的影响可能引发多种不良反应,临床需重点关注以下几类:

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生率约 20%~40%,其中 3~4 级重度高血压发生率为 5%~10%。血压升高多在治疗开始后 1~2 个周期出现,与药物抑制 VEGF 导致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相关。多数患者通过常规降压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可有效控制,无需停药;但严重或难治性高血压需暂停给药,待血压稳定后再重启治疗,必要时永久停药。此外,偶见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尤其对于有基础心脏病或高龄患者,需治疗前评估心功能。

泌尿系统不良反应

蛋白尿是典型的肾脏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约 10%~20%,表现为尿蛋白定量升高,严重时可出现肾病综合征(发生率<1%)。蛋白尿的发生与药物损伤肾小球滤过膜相关,多为轻至中度,停药后可逐渐恢复。临床需定期监测尿蛋白(每疗程前检测尿常规,24 小时尿蛋白定量>2g 时需暂停给药),轻度蛋白尿无需调整剂量,严重蛋白尿需停药直至恢复至<2g/24h。

胃肠道不良反应

胃肠道穿孔是最严重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约 1%~2%,但死亡率较高,多见于结直肠癌、胃癌等消化道肿瘤患者。穿孔常表现为突发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与药物抑制胃肠道血供、削弱肠壁完整性相关。一旦发生需立即永久停药并手术治疗。此外,常见轻度不良反应包括腹泻(发生率约 15%)、恶心(约 10%),多为 1~2 级,对症处理后可缓解,无需停药。

出血相关不良反应

出血风险增加是贝伐珠单抗的特征性不良反应,包括轻度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发生率约 20%)和严重出血(如咯血、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约 2%~4%)。严重出血多见于肺癌、肝癌等肿瘤患者,与肿瘤侵犯血管或药物影响血管内皮修复相关。治疗前需排除活动性出血或高风险因素(如肿瘤侵犯大血管),治疗中出现严重出血需永久停药,轻度出血可对症处理并继续监测。

其他少见不良反应

包括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约 5%~10%,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伤口愈合延迟(因抑制血管生成影响组织修复)、乏力(约 15%)、皮疹(约 5%)等。血栓栓塞高风险患者(如卧床、有血栓病史)需预防性抗凝,手术前后需暂停给药(通常术前 4 周、术后 28 天)以降低伤口愈合不良风险。

综上,贝伐珠单抗常见不良反应以高血压、蛋白尿、出血和胃肠道穿孔为核心,多数可通过监测和早期干预控制,临床需结合患者个体风险制定个体化管理方案,平衡疗效与安全性。

上一篇:印度贝伐珠单抗引起高血压的发生率如何?如何管理?
下一篇:印度贝伐珠单抗的给药途径是什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