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拉帕尼(Niraparib)是什么类型的药物?

2025-07-31

尼拉帕尼(Niraparib)是一种口服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属于靶向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携带特定基因突变或对铂类化疗敏感的恶性肿瘤,其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特点使其在精准抗肿瘤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

从药物类别看,尼拉帕尼属于 PARP 抑制剂家族。PARP 是细胞内一种参与 DNA 损伤修复的酶,尤其在单链 DNA 断裂修复中发挥关键作用。正常细胞中,DNA 损伤可通过 PARP 修复机制和同源重组修复(HRR)机制共同维护基因组稳定;而当肿瘤细胞存在 HRR 通路缺陷(如 BRCA1/2 基因突变)时,其 DNA 修复主要依赖 PARP。尼拉帕尼通过选择性抑制 PARP 的活性,可阻断肿瘤细胞的 DNA 修复通路,导致 DNA 损伤累积,最终引发肿瘤细胞凋亡,这种 “合成致死” 效应是其发挥抗肿瘤作用的核心机制。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尼拉帕尼具有更强的靶向性,对正常细胞的损伤较小,不良反应相对可控。

从靶向治疗特性看,尼拉帕尼是典型的 “生物标志物驱动” 药物。其疗效与肿瘤细胞的基因状态密切相关,尤其对携带 BRCA1/2 基因突变的肿瘤患者效果显著。BRCA 基因突变会导致 HRR 通路功能缺陷,使肿瘤细胞对 PARP 抑制剂的敏感性大幅提高。临床研究显示,BRCA 突变的卵巢癌患者接受尼拉帕尼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PFS)较安慰剂组延长数倍。此外,即使不携带 BRCA 突变,只要肿瘤存在其他 HRR 相关基因突变(如 PALB2、ATM 等)或表现为 “同源重组缺陷(HRD)阳性”,患者仍可能从尼拉帕尼治疗中获益,这使其适用人群进一步扩大。

从临床应用定位看,尼拉帕尼是肿瘤维持治疗的重要药物。目前,其获批适应症主要集中在卵巢癌领域:用于对铂类化疗完全或部分缓解的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的维持治疗,无论患者是否携带 BRCA 突变。在铂敏感复发卵巢癌患者中,尼拉帕尼可显著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复发风险,且无需基于 BRCA 突变状态筛选患者,这与其他部分 PARP 抑制剂相比更具优势。此外,尼拉帕尼在乳腺癌、胰腺癌等其他实体瘤中的应用也在临床试验中探索,尤其在携带 BRCA 突变的三阴性乳腺癌中显示出一定潜力。

从药物代谢与剂型看,尼拉帕尼是口服小分子药物。其制剂为胶囊剂,生物利用度较高,口服后约 3 小时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半衰期约 36 小时,每日只需服用一次,患者依从性较好。药物主要通过羧酸酯酶代谢,较少依赖肝脏细胞色素 P450 酶系统,因此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相对较少,适用人群更广泛,尤其适合需长期用药的维持治疗场景。

与其他 PARP 抑制剂相比,尼拉帕尼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其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 83%,组织分布广泛,且在体内代谢稳定,受食物影响较小(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更重要的是,尼拉帕尼的疗效不受患者体重或血小板计数的显著影响,无需根据这些指标调整起始剂量(特殊人群如肝肾功能不全者除外),使用更为便捷。

综上,尼拉帕尼是一种口服 PARP 抑制剂类靶向药物,通过 “合成致死” 机制选择性杀伤 DNA 修复缺陷的肿瘤细胞,尤其适用于 BRCA 突变或 HRD 阳性的肿瘤患者,在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的维持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其靶向性、口服便利性及较广的适用人群使其成为精准抗肿瘤治疗的重要选择。

上一篇:尼拉帕尼能治疗哪些癌症?
下一篇:多吉美(索拉非尼)的疗程是多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