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吉瑞替尼是口服给药还是静脉注射?用药频率如何?
0 2025-08-17
贝伐珠单抗单药维持治疗胶质母细胞瘤在特定场景下具有明确效果,尤其对复发或一线治疗后病情稳定的患者,可延缓肿瘤进展、改善症状,但无法显著延长总生存期,需严格把握适用条件。
胶质母细胞瘤复发后,经贝伐珠单抗诱导治疗(通常 2-4 周期)达到疾病控制(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或稳定)的患者,可采用单药维持治疗,目标是延长无进展时间,维持症状缓解状态。此类患者约占复发治疗有效者的 60%-70%。
一线联合放化疗 + 贝伐珠单抗后未进展的高危患者(如术后残余病灶多、间充质型分子分型),可单药维持至疾病进展,替代毒性更高的化疗维持方案,降低长期治疗副作用。
复发维持治疗:中位 PFS 可达 4-6 个月,较停止治疗或换用其他药物(中位 PFS 2-3 个月)延长 1 倍以上,部分患者可维持疾病稳定 8-10 个月;
一线巩固维持:高危患者从一线治疗结束至进展的中位时间为 7-9 个月,较单纯观察(4-5 个月)显著延长,尤其对脑水肿控制效果突出。
单药维持虽延长 PFS,但未显著提高总生存期:复发患者中位 OS 仍为 9-12 个月,一线高危患者 OS 15-18 个月,与其他维持方案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主要因肿瘤最终会对贝伐珠单抗产生耐药。
70% 以上患者的脑水肿、头痛、肢体无力等症状持续缓解,激素用量可减少 30%-50%,降低激素相关感染、高血糖风险;
治疗期间 KPS 评分维持稳定(≥70 分)的比例达 60%,优于化疗维持方案(40%),生活质量更有保障。
安全性良好:单药治疗 3 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仅 10%-15%,主要为高血压(20%-30%)、蛋白尿(10%-15%),无化疗相关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
使用便捷:每 2 周给药一次,门诊即可完成,患者依从性较高;
耐药后仍可调整:维持治疗进展后,可联合化疗或换用其他方案,不影响后续治疗选择。
无法根治肿瘤:仅抑制血管生成,不能清除肿瘤干细胞,多数患者在 6-12 个月内进展;
耐药机制复杂:长期使用易出现 VEGF 通路旁路激活、肿瘤乏氧适应性改变等耐药问题;
对特定患者无效:肿瘤无明显血管增生、存在大片坏死的患者,单药维持效果差,PFS 常<3 个月。
推荐剂量 10mg/kg,每 2 周静脉输注一次,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毒性;
维持治疗期间无需联合其他药物,避免增加不必要的副作用。
每 6-8 周复查增强 MRI,评估病灶变化,出现增强病灶扩大>25% 需停药;
每月监测血压、尿蛋白,高血压需用降压药控制在 150/100mmHg 以下,蛋白尿>2g/24h 需暂停用药;
定期评估神经功能和体能状态,KPS 评分<60 分时建议停药转姑息治疗。
贝伐珠单抗单药维持治疗胶质母细胞瘤能有效延缓进展、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尤其适合复发后疾病控制或一线高危患者的巩固治疗,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但需明确其无法延长总生存期、存在耐药局限,临床需在疗效评估基础上个体化选择,避免盲目长期使用。治疗中需密切监测影像学和安全性指标,及时调整方案,平衡维持效果与治疗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