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达沙替尼最常见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是什么?
0 2025-08-05
在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治疗中,瑞戈非尼的疗效存在一定地域差异,多项研究显示亚洲患者可能从治疗中获得更显著的获益,这一结论主要基于针对亚洲人群的临床试验数据与全球研究的对比分析。
CONCUR 试验是一项以亚洲人群为主(约 80% 为中国患者)的 III 期随机对照研究,纳入 136 例经标准化疗及靶向治疗失败的 mCRC 患者,对比瑞戈非尼与安慰剂的疗效。结果显示:
全球 CORRECT 研究中,瑞戈非尼组 OS 较安慰剂组延长 1.4 个月(6.4 vs 5.0 个月),而 CONCUR 试验中亚洲患者 OS 延长达 2.5 个月(8.8 vs 6.3 个月),生存获益幅度更高。亚组分析显示,亚洲患者对瑞戈非尼的耐受性与全球人群相似,但通过积极的不良反应管理(如剂量调整),更多患者能完成治疗周期,从而积累疗效。
基于 CONCUR 试验结果,瑞戈非尼已被中国 NMPA 批准用于 mCRC 三线治疗,且指南明确推荐其在亚洲患者中的应用。临床实践显示,亚洲患者在体力状态良好(ECOG PS 0-1)、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使用瑞戈非尼的获益风险比更高。但需注意,获益差异并非绝对,仍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如既往治疗史、合并症)综合评估。
综上,现有证据表明,亚洲结直肠癌患者使用瑞戈非尼的生存获益较全球人群更显著,尤其是在总生存期延长和疾病控制方面优势明显。这一差异可能与遗传背景、治疗模式及管理策略相关,为亚洲 mCRC 患者的后线治疗提供了更明确的选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