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曲替尼作为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治疗 NTRK 融合阳性实体瘤和 ROS1 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疗效显著,但也伴随多种不良反应,临床需密切监测与管理。以下为其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要点。
神经系统毒性是恩曲替尼最突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 40%~50%,主要包括:
头晕与共济失调:约 30% 患者出现头晕、平衡障碍,多为轻中度(1~2 级),可能与药物对中枢神经的作用相关。建议患者避免驾驶或操作危险器械,症状明显时可暂停用药,缓解后降低剂量(如从 600mg 降至 480mg)重启。
感觉异常:表现为手脚麻木、刺痛或烧灼感,发生率约 25%,可能与周围神经损伤有关。可通过补充维生素 B 族缓解,严重时需暂时停药。
认知障碍:少数患者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通常可逆,停药后可恢复,需避免复杂脑力活动。
恶心与呕吐:发生率约 50%~60%,多在用药初期出现,轻中度可通过饮食调整(如少食多餐)或联用止吐药(如昂丹司琼)控制,严重呕吐需暂停用药并静脉补液。
腹泻:约 30% 患者出现,轻度可使用蒙脱石散缓解,严重时需评估脱水风险,必要时降低剂量。
肝功能异常:约 15% 患者出现 ALT、AST 升高,通常无明显症状,需每月监测肝功能,升高超过 3 倍正常上限时需暂停用药,恢复后调整剂量。
骨髓抑制相对较轻,但仍需关注:
疲劳:约 40% 患者出现乏力、嗜睡,与药物代谢或贫血相关,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严重时评估是否调整剂量。
体重增加:部分患者因食欲变化或代谢影响出现体重上升,需注意饮食均衡,适当运动控制体重。
骨骼肌肉疼痛:包括关节痛、肌痛,发生率约 25%,轻中度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避免剧烈运动。
临床使用恩曲替尼时,需在治疗前评估患者神经系统基础状态,治疗中定期监测血常规、肝功能及神经症状。多数不良反应通过对症处理或剂量调整可缓解,临床需平衡疗效与安全性,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