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妥珠单抗戈沙妥珠单抗(Trodelvy)

2025-07-30

赛妥珠单抗(戈沙妥珠单抗,Trodelvy)基本信息

赛妥珠单抗(Sacituzumab Govitecan,商品名:Trodelvy)是一种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由靶向 Trop-2 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与化疗药物伊立替康的活性代谢物 SN-38 通过 linker 连接而成。它能精准靶向肿瘤细胞并释放细胞毒性药物,在多种实体瘤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疗效,尤其在三阴性乳腺癌和尿路上皮癌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

主要适应症

赛妥珠单抗的获批适应症主要集中在晚期实体瘤,且在不同国家 / 地区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展,核心包括:


  • 三阴性乳腺癌(TNBC)

    • 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 2 线治疗(包括转移性阶段或辅助 / 新辅助治疗后 12 个月内进展)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作为首个获批用于该人群的 ADC 药物,它打破了三阴性乳腺癌治疗选择有限的困境。

  • 尿路上皮癌(UC)

    • 用于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和 PD-1/PD-L1 抑制剂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为经多线治疗后进展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 其他(临床研究中)

    • 如激素受体阳性 / HER2 阴性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等,多项临床试验正在探索其在更多癌种中的应用潜力。

作用机制

赛妥珠单抗的疗效依赖于 “靶向递送 + 强效杀伤” 的 ADC 经典机制,具体分为三步:


  1. 靶向结合:抗体部分特异性识别并结合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的 Trop-2 抗原(Trop-2 在多种实体瘤中过表达,与肿瘤增殖、侵袭相关)。

  2. 内化释放:药物 - 抗体复合物通过肿瘤细胞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在细胞内溶酶体中,linker 被酶解断裂,释放出强效化疗药物 SN-38。

  3. 杀伤肿瘤:SN-38 是拓扑异构酶 I 抑制剂,可阻断 DNA 复制,直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同时,部分 SN-38 可渗透至周围肿瘤细胞(“旁观者效应”),增强对肿瘤组织的整体杀伤效果。


这种机制既提高了化疗药物在肿瘤部位的浓度,又减少了对正常组织的毒性,实现了 “精准化疗”。

用法用量

  • 给药方式:静脉滴注,需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避免药物外渗(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损伤)。

  • 推荐剂量:10mg/kg,每周 1 次,连续 2 周给药后休息 1 周(即每 3 周为 1 个周期)。

  • 剂量调整:若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腹泻、恶心等不良反应,可能需要暂停给药、降低剂量(如从 10mg/kg 降至 8mg/kg,再降至 6mg/kg)或永久停药,具体需遵医嘱。

  • 输注要求:首次输注时间不少于 3 小时,若耐受性良好,后续输注可缩短至 1-2 小时;输注期间需监测患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发热、皮疹、呼吸困难)。

常见不良反应

赛妥珠单抗的不良反应与 SN-38 的细胞毒性及药物递送机制相关,需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 血液系统毒性

    • 中性粒细胞减少(最常见,发生率约 60%-70%,可能导致感染风险升高,严重时需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支持治疗);

    • 贫血、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较低,但需定期监测血常规)。

  • 胃肠道反应

    • 腹泻(发生率约 50%-60%,可能为早发性或迟发性,严重时需补液、使用止泻药如洛哌丁胺,避免脱水);

    • 恶心、呕吐(多为轻至中度,可预防性使用止吐药);

    • 腹痛、食欲下降。

  • 皮肤及黏膜反应

    • 脱发(可逆,发生率约 40%);

    • 皮疹、瘙痒;

    • 口腔黏膜炎(口腔溃疡,需加强口腔护理)。

  • 其他

    • 疲劳、乏力(常见,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 发热、输液相关反应(如寒战、呼吸困难,多发生在首次输注时,需及时处理);

    • 肝酶升高(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注意事项

  1. 用药前评估

    • 血常规(确保中性粒细胞计数≥1.5×10⁹/L、血小板≥100×10⁹/L);

    • 肝功能(排查基线肝损伤);

    • 妊娠状态:药物可能致胎儿伤害,育龄女性需在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 6 个月内避孕,男性患者需避孕至末次给药后 3 个月。

  2. 治疗中监测

    • 每周监测血常规,尤其是中性粒细胞计数,若出现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体温≥38.5℃且中性粒细胞 < 1×10⁹/L),需立即停药并抗感染治疗;

    • 腹泻管理:出现腹泻时及时使用洛哌丁胺,避免发展为严重脱水或电解质紊乱;

    • 输液反应:首次输注时备好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若出现严重过敏反应需永久停药。

  3. 药物相互作用

    • 避免与强效 CYP3A4 抑制剂(如酮康唑)合用,可能增加 SN-38 暴露量,加重毒性;

    • 与其他骨髓抑制药物(如化疗药)合用可能增强血液毒性,需谨慎联合。

  4. 特殊人群

    • 哺乳期妇女:禁用,药物可经乳汁分泌,对婴儿有害;

    • 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需降低剂量(如 8mg/kg),并密切监测毒性;

    • 肾功能不全患者:轻至中度无需调整剂量,重度患者数据有限,需谨慎使用。

临床价值

赛妥珠单抗的获批为多个难治性癌种带来了突破:


  • 在三阴性乳腺癌中,对比传统化疗,它将客观缓解率从 11% 提升至 31%,中位总生存期延长至 11.8 个月(vs 6.9 个月),显著改善了患者生存;

  • 在尿路上皮癌中,对于经 PD-1/PD-L1 抑制剂治疗失败的患者,客观缓解率达 27%,为晚期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


作为 ADC 药物的代表之一,它的成功推动了 “靶向 + 化疗” 联合策略的发展,未来有望在更多肿瘤类型中拓展应用。


特别提醒:赛妥珠单抗为处方药,必须在肿瘤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监测计划,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切勿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上一篇:奥希替尼奥西替尼(OSIMERTINIB)
下一篇:凡德他尼(Vandetanib)caprelsa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