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度呋喹替尼为用户解决一些问题
0 2025-08-19
沙利度胺是什么类型的药物?
答:沙利度胺是一种谷氨酸衍生物,最初作为镇静催眠药开发,目前主要作为免疫调节剂和抗血管生成药物用于肿瘤治疗。
沙利度胺主要用于治疗哪些疾病?
答:主要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麻风病相关的结节性红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淀粉样变性等疾病。
沙利度胺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答:通过调节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的产生、抑制血管生成、调节 T 细胞免疫功能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多种途径发挥作用。
沙利度胺有口服制剂吗?
答:有,沙利度胺为口服片剂,临床使用方便,可随餐或空腹服用。
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推荐起始剂量是多少?
答: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时,推荐起始剂量为 200 mg / 日,根据患者耐受性可逐渐调整至 400 mg / 日。
沙利度胺能否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一线治疗?
答:可用于不适合高强度化疗或移植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一线治疗,常与地塞米松联合使用。
沙利度胺对麻风病相关结节性红斑的疗效如何?
答: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结节性红斑引起的发热、疼痛等症状,是治疗该病症的标准药物之一。
沙利度胺治疗期间需要监测哪些指标?
答:需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神经功能(如周围神经病变)及血栓相关指标。
沙利度胺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答: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嗜睡、便秘、周围神经病变、疲劳、皮疹、血栓形成风险增加、口干等。
沙利度胺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有哪些表现?
答:表现为手脚麻木、刺痛、感觉异常或感觉减退,多为对称性,停药后部分症状可缓解但可能不可逆。
沙利度胺对神经系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答:主要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和中枢镇静作用(嗜睡),长期使用需密切监测神经功能。
沙利度胺能否与食物同服?
答:可以,与食物同服可减少胃肠道刺激,同时可能减轻嗜睡症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沙利度胺的半衰期是多久?
答:沙利度胺的半衰期约为 5-7 小时,每日 1 次给药可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
沙利度胺能否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
答:可以,尤其适用于伴有 5q 缺失的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可改善贫血症状。
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客观缓解率是多少?
答: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的客观缓解率约为 50%-60%,可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
沙利度胺治疗期间如何预防血栓形成?
答:高风险患者需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或阿司匹林),避免长期卧床,适度活动。
沙利度胺需要根据患者年龄调整剂量吗?
答:老年患者(≥65 岁)对不良反应更敏感,建议从低剂量(100 mg / 日)起始,逐渐调整剂量。
沙利度胺能否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
答: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重度肾功能不全或透析患者需谨慎使用,建议减量。
沙利度胺与来那度胺相比,优势是什么?
答:价格相对低廉,对部分难治性疾病仍有疗效,但不良反应(如神经毒性)发生率较高。
沙利度胺治疗期间能否驾驶或操作机器?
答:可能影响,因存在嗜睡不良反应,治疗期间应避免驾驶或操作危险机器。
沙利度胺的疗程通常持续多久?
答:根据治疗疾病不同而异,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需长期维持治疗,麻风病相关结节性红斑疗程通常较短。
沙利度胺漏服一次怎么办?
答:若距离下次服药时间超过 12 小时,应立即补服;若不足 12 小时,无需补服,按原计划服药。
沙利度胺能否与镇静药物同服?
答:需谨慎,与镇静药物(如安眠药、抗抑郁药)联用可能加重嗜睡症状,需调整剂量或用药时间。
沙利度胺对肝功能有影响吗?
答:少数患者会出现轻度 ALT/AST 升高,严重肝损伤罕见,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沙利度胺导致的便秘如何处理?
答:可通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饮水缓解,必要时使用缓泻剂(如乳果糖)或开塞露。
沙利度胺能否用于儿童患者?
答:因存在严重致畸风险和神经毒性,不推荐用于 18 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除非特殊情况。
沙利度胺治疗期间出现皮疹怎么办?
答:轻度皮疹可局部使用润肤剂,严重皮疹需暂停用药并咨询医生,必要时使用抗组胺药物。
沙利度胺的生物利用度是多少?
答:口服生物利用度约为 70%-90%,吸收不受食物显著影响,服药后 2-4 小时达血药峰浓度。
沙利度胺主要通过哪种途径代谢?
答:主要在肝脏通过非酶水解代谢,代谢产物无活性,肾功能不全对其代谢影响较小。
沙利度胺治疗麻风病相关结节性红斑的起效时间是多久?
答:多数患者在用药后 1-2 周内可见症状改善,如发热消退、结节红肿减轻。